随着《小舍得》的热播,*近“内卷”一词又火爆全网,引起了一波又一波讨论。
“人人皆可卷,万物皆可卷, 经历卷中卷,方为人上人”,“内卷”成了网友们的调侃热词。
在校大学生也因内卷而焦虑,大学校园的内卷现象很多,当代大学生如何避免进入“内卷”怪圈?
01
内卷到底是什么?
内卷,顾名思义,就是向里面卷曲,越卷曲,里面的空间就越小。
内卷,*简单的意思就是,内向演化,低水平的复杂。
如今,竞争越来越激烈,内卷还可以看作是,努力的“通货膨胀”,没有意义的精益求精,将简单问题复杂化。
不少大学生表示,“内卷”不仅是一种自我调侃,也是大学生面对学业任务以及未来发展的各种压力的真实写照。
大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“内卷”?
大学生“划水”也能毕业的日子,已经一去不复返了,很多同学想要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机会。
所以,部分同学盲目地努力,盲目地刷高绩点,盲目地跟同学比较,只是为了让自己更“**”。
02
大学生内卷的日常
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这几张名校学霸的图片:
有同学一边骑自行车一边看书;
有同学宿舍床上铺满了一摞摞的书;
甚至有同学边骑车边端着电脑写论文。
对未来的迷茫,对当下的困惑,让不少大学生陷入“内卷”。
人的悲欢并不相通,卷的方式也都不一样。
@素念
下课的时候
总有同学去问老师问题
然后一群人旁听
好不热闹,次数多了
就怀疑自己是不是没好好听课
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啊?
于是自己琢磨半晌
硬憋出几个问题
为了问问题而去问问题
然后被迫多停留十几分钟
和勤学好问的同学一起深入探讨
@匿名同学
对待一篇3000字论文
少部分同学会写到3000字
大部分同学会写到6000字
而剩下那部分人会写到2万字
尤其本学期某课程
有一位学霸同学
直接写了约100页的两本
一本中文版,一本英文版
@匿名同学
“内卷”这个事
其实就发生在自己身上
学校的合唱比赛要选人
本来自己没有一点兴趣
但是听说能加学分
还是为此认真准备了
但是现在仔细想想
不仅违背了内心真实的意愿
还浪费了时间
实在是不太值得
@匿名同学
周末和朋友约好去玩
好好打扮一番后准备出门
在宿舍看着室友收拾书
好奇问了几句
“去图书馆还是教学楼?”
“这个点图书馆肯定没位置了”
当我逛街回来之后
心里的后悔感达到*大值
然后把第二天的起床闹钟
调早了半个小时补功课
@婧葛格
老师让我们写至少10篇实习日记
但是同专业的另一个班的同学
把*低标准定在了15篇
我们班本来都准备只写10篇的
这样一下就很尴尬了
@浅然
复习讲座18:30开始
16.30就没有位置了
*后只能站着听
我们大部分人,都会因外部的改变而改变自己的节奏。
“内卷”,是你对很多任务都没有兴趣,但是你却仍然要拼命去努力,过程很痛苦。
内卷的痛苦,在于被迫内卷,同学主动努力不叫“内卷”。
公众号[零点商学院]
看100⁺校园创业成功案例
电话咨询
微信咨询
微信扫一扫立即咨询
免费试用
返回顶部
✕